德宏味系列报道:江东乡仙人洞边河寨“唐茶”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德宏味系列报道:江东乡仙人洞边河寨“唐茶”

十一月的江东,秋风尚未洗劫空山。

 

怀着遍访德宏每一寸茶山茶园的心愿,我们从芒很快进入江东的地界。

 

宋代才女李清照唱曰: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此江东非彼江东,不过自带传说,各占风物。

 

沿着缠绕于大山的乡村公路逶迤上行,循序渐进。

 

从山脚到山腰的台坡地段,成片的小树茶成为窗景掠影,隐没于一波三折的山坳之间,然后消失在云雾缭漫之处。

 

据同行的梅学平乡长介绍,2017年底,江东全乡有茶叶面积22376亩,古茶树1500余棵,分布于江东乡8个村委会,其中仙人洞村委会河边寨和花拉长二村一组的古茶树最为古老。

 

山高路远,道路曲折,清早的余倦在他的漫谈中舒缓。

 

不久,我们进入依附于山坡的小树茶园,蔚然可观。



万亩小树茶林,从此山头延绵至彼山头,甚至更远的山头,整整齐齐,在晨光下自由呼吸。

 

光线下的雾气,笼罩着远处的山头,好像一幅青绿山水画在眼前缓缓铺开。

 

梅乡长说,这一片小树茶园是江东乡规模最大的,连片成群,尤其壮丽,目前的问题在于其生态状况。

 

由于江东乡茶叶经济效益低,这片茶园目前面临必要性的改良,但谈到改良就涉及到群众利益,非常难办,鲜有应对之策。

 

正在此时,制茶专家吕建锋先生认为,“这里有上万亩可改造茶园,建议打造样板茶园几百亩,带动茶农逐年逐步发展,增加扩大。”他认为,“将此茶园进行科学规划,进行大胆的尝试性的茶树生态改良,是目前提高该茶园未来的发展空间及价值的唯一选择和可行性办法。”

 

梅乡长也认为,现在这些茶园多是红碎茶CTC的原料基地,机器采摘,鲜叶每公斤平均不到3元,如若放养生态管理,鲜叶品质将大幅提升,价格预计可达几十元每公斤,产量会大幅下降、但价格可提升数十倍,且不用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,投入和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,生态管理后对江东的茶形象和茶产值都将是大幅提升。


江东乡仙人洞河边寨坐落于村路下方地带,从公路到寨子大约有三四百米的步程。

 

立于公路观景,从脚下至远山,依次是层次清晰的下行缓坡田地,深邃的山沟,以及巍峨的山峰。



这是一座活生生的小村,尽管已有很多人搬离寨子,但生气依然,人烟不绝。

 

传说:1200多年前,河边寨有德昂族孝子志诚受神仙指点而历险进仙人洞,求药方(茶叶、茶种)救母的感人故事。

 

江东乡最大的古茶树群居地正在此地。沿路下坡,古茶树稀稀疏疏立于村道两旁,据梅乡长介绍,树龄小者百余岁,大者七八百岁。听闻我们前去看树,村里年近80岁的世居茶农老赵早早在家等候。

 

入寨后,老赵引领我们来到家门口菜园中的一株古茶树跟前。


 

准确的说,这株古茶树离赵老家的墙只有条一米宽的路,它从历史以来就生长在寨子中间。

 

这株古茶树高四五丈,树冠偏小,叶片有些曲卷干燥。据赵老讲述,此树每年产鲜叶30多公斤,树身粗壮,至少需要两三个成人才能合围。赵老说,若非为保护茶树在根部填土,根部主干比我们所见的部分还要大很多。

 

当我询问该茶的品质与口感,老赵和梅学平乡长解释说,这株古茶树茶品上佳,自有韵味。

 

同行数人,对该古茶树各持己见。台湾茶人梁祥田先生认为,该茶树看上去生长环境一般,但基于茶树的年龄及其品相,茶味不会差;吕建锋先生则认为,该树生长于村中,土壤环境一般,再加上四寥无植被,生态环境不算佳,茶味未必会好,但也不一定,需要喝上一泡来鉴定。

 

说到此处,老赵提议进家门品鉴今年的春茶,我们兴奋从往,一品其茶。令人惊喜的是,这株茶树茶品甚好,韵味独特。美中不足,与德宏其它山头古树茶一样,工艺不精,远待改进。

 

品茶间,我们聊及该株古茶树树龄,梅乡长说,据测算,河边寨的这株古茶树和不远处的另一株古茶树树龄都在1200年左右,而1200年前正值唐代,因此他们称之“唐茶”。

 

另一株“唐茶”生在密林从中,树身及树冠都比这株古茶树大得多,产量也相对丰盛,品质亦更加。

 


老赵说:“我今年快80岁了,我很小的时候,母亲就告诉我,她嫁来这里时,这棵茶树就这么大,至今也没有什么变化。”

 

“茶是我们河边人的日常生活饮品,俗话说‘头道姑娘,二道茶’,茶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具有非凡的意义”,老赵接着说。

 

离开河边寨,在江东乡集上,我们享用了简单而美好的午餐。随即又开往李子坪山寨,这里亦是江东古树茶产量最盛的产地之一,古茶树资源丰富。

 

在茶农的带领下,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古树茶园,这些百年以上古树茶成片生长,枝繁叶茂,主干均有碗口大小,产量不斐,生态优良,茶品优质。随后又参观了他们的嫁接型茶园,茶园别具特色,产量高,收益好,生态与品质俱佳,发展前景极为可期。


 

寻茶归来,就地品饮一泡今年的春茶,茶韵独特,甘滋灌喉,余味深长,美的体验漫入心脾,令人欣喜生爱。

 

神秘的茶韵,消除了整日缠身的疲倦,而那份坚定的信念,在此次江东寻茶路上更为漫荡。

 

寻茶之途,弗如朝圣诸神,于天性的自由和自我的规训中,每见一株古茶,仿佛都是抵达一次彼岸。

 

在访求和建构“德宏味”意境的路上,所到之处,无不究根问底。考察风土民情于大块之内,觅踪佳茗古树于山野之间。阅尽群山自然生态,培茶环境,尝遍“德宏味”之真韵,方能为茶为艺。